11月16日~17日,第二届脑机接口大会暨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第四次全会在湖北武汉开幕。大会由脑机接口产业联盟、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以“脑机互联 共创未来”为主题,邀请国内外脑机接口领域知名学术专家、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医院、投资人代表参会。
“脑机接口 50 人论坛”启动仪式
吕宝粮教授入选“脑机接口50人论坛”专家代表
大会主论坛举办了“脑机接口 50 人论坛”启动仪式,上海零唯一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吕宝粮教授入选“脑机接口50人论坛”专家代表。论坛的创立是为响应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工信部与地方政府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政策更好地落地。首批论坛专家包含科研、产业、临床、政策等领域的脑机接口知名专家,组织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高端沙龙与咨询工作,为国家脑机接口技术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分论坛探讨情绪解码的技术突破
情感解码:脑机接口在情感表达与交流中的革新
17日上午,吕宝粮教授作为学术研究工作组联席主席,主持了“情感解码:脑机接口在情感表达与交流中的革新”分论坛。
在分论坛的报告中,多位专家和学者分别从临床诊疗、工程应用、算法创新等不同视角,探讨了脑机接口在情绪解码方面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探索,包括《脑机协同智能在面部表情识别中的应用》、《面向情绪障碍临床诊疗的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多维负向情绪识别技术与应用》、《无创脑机接口时间干涉刺激治疗抑郁症》、以及吕宝粮团队近期研究工作的报告《脑电大模型与情感脑机接口应用:机遇与挑战》。
吕宝粮在报告中强调,未来脑电大模型的性能将全面超越目前最好的深度学习模型,脑电大模型将使情绪解码更精确,从而实现情感障碍疾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
聚焦多模态情感脑机接口技术
应用于情感障碍疾病的客观诊断
吕宝粮及其团队的研究聚焦于多模态情感脑机接口及其在情感障碍疾病客观诊断中的应用,深耕情感计算模型的构建和情绪诱发范式和情绪诱发素材的创新设计与开发。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和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等权威期刊和ICLR、AAAI、IJCAI、ACM Multimedia、EMBC、NER等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和神经工程等国际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
2024年5月,吕宝粮教授带领上海交通大学仿脑计算与机器智能研究团队在ICLR 2024上发布了国内首个脑电大模型(《Large Brain Model for Learning Generic Representations with Tremendous EEG Data in BCI》),并入选ICLR 2024热点论文。该项研究成果展示了脑电大模型对情感识别等下游任务性能的显著提升以及未来应用的巨大潜力。
吕宝粮教授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将充分利用其团队在情感脑机接口的基本特性、基础算法、公开数据集和抑郁症客观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经验和技术积累,为情感脑机接口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贡献力量。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前沿科技,融合了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其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够帮助残障人士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在脑疾病诊疗、运动康复、精神心理、科学教育、具身智能、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零唯一思已经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瑞金医院、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开展了针对抑郁症辅助诊断的合作项目,采集了4000+例高质量临床数据,推出了抑郁症客观评估系统——EmoRays情绪“X”光机,已经部署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临床验证。该设备通过自主开发的情感交互任务获取被试的多模态生理数据,极大地提升了抑郁症诊断的便捷性、客观性与准确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自然和人性化的诊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