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一键解锁情绪世界,零唯一思带您探索情感脑机接口奥秘!
2023-11-14 浏览数: 422

零唯一思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外实践课程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情感脑机接口(Affec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aBCI),这个与通用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前沿技术,正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

作为当前神经工程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情感脑机接口在情感智能、临床精神医学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应用潜力。近10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飞速的发展,应用领域也在逐渐扩大。

那么,情感脑机接口究竟是什么?

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何利用先进的情感脑机接口技术提升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吕宝粮教授与医学院学生们首次携手,围绕这个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了《临床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与实践》课程,共同探讨情感脑机接口技术在抑郁症诊疗领域的应用,慢慢地揭开了情感脑机接口的神秘面纱。

《临床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与实践》课程

课程简介

在这次课程中,吕宝粮教授首先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情感脑机接口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让同学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吕宝粮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一幅情感脑机接口技术的宏伟蓝图,使同学们对情感智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带领学生们走进了情感脑机接口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了这一领域无尽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名词解释

脑机接口:脑机接口(Brain-Machine Interface,BMI;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其信号来自中枢神经系统,传播中不依赖于外周神经与肌肉系统。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也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在抑郁发作期间,患者会经历几个典型的抑郁症状(感到悲伤、烦躁、空虚)。他们可能会感到失去乐趣或对活动的兴趣。抑郁发作不同于正常的情绪波动。抑郁症状几乎每天都会发作,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持续。抑郁症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抑郁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1]。在世界范围内,超过10%的孕妇和刚分娩的妇女患有抑郁症[2]。每年有70多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是15-29岁人群的第四大死因[3]。

抑郁症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和脑深度电刺激。如果你有抑郁症的症状,请就医。

理论部分

吕宝粮教授结合实际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描绘了情绪识别与情绪调控在抑郁症诊疗中的应用。他首先介绍了情绪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情绪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从深度学习的角度,介绍了通过分析大量的脑电信号和眼动信号,可以开发出准确识别不同情绪状态的多模态深度学习算法。他还强调了情绪识别与情绪调控在抑郁症诊疗中的重要性。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情绪识别与情绪调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临床精神科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吕宝粮教授也指出了情绪识别与情绪调控研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情绪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同一情绪的表达和体验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如何准确地识别和理解不同个体的情绪状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次,情绪识别与情绪调控的应用需要考虑到伦理和隐私等问题,确保技术的合理和使用的安全。最后,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临床实践来验证其有效性。

课程实践

     

在理论课程结束后,紧接的课程实践是本次授课的重要环节。课程实践旨在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情感脑机接口技术。这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佩戴干电极脑电帽,亲自体验脑电和眼动仪等设备,让同学们体验到如何使用可穿戴设备获取人的生理数据。

在实践中,学生们亲自操作设备,直观地观察到了自己脑电的实时变化情况,感受到了人脑的复杂性与计算机的精密性之间的碰撞。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对情感脑机接口技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将为我国的医疗行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科技进步。

     

课程结语

上海交通大学吕宝粮教授与交大医学院的学生们首次开展的《临床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与实践》课程,为我国精神疾病诊疗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情感脑机接口技术将在抑郁症诊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诊疗体验和更高效的治疗效果。

       

[1]. Huang Y, Wang Y,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19 Mar;6(3):211-224. doi: 10.1016/S2215-0366(18)30511-X. Epub 2019 Feb 18. Erratum in: Lancet Psychiatry. 2019 Apr;6(4):e11. PMID: 30792114.

[2]. Woody CA, Ferrari AJ, Siskind DJ, Whiteford HA, Harris M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of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perinatal depression. J Affect Disord. 2017;219:86–92.

 

[3]. 卫生计量学和评价研究所。全球卫生数据交换平台。(2023年3月4日访问)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医学院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以基地建设与临床优势为依托,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内涵的“卓越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形成以“精品化”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一个模式、两个主体、三个层面、四个贯通、五个特色”的医学教育架构,实现扎实基础、主动学习、启迪智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人才培养目标。